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7日讯 走进郓城县瑞升玻璃有限公司,高大的烟囱热气腾腾,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们专注地搬运原料、操作设备。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不少来自外地的员工,来自四川的技术总监林俐,从建厂之初便扎根在此,至今已有15个年头,每年春节都带领四川籍技术工人坚守一线。“我们把制瓶的技术,从我们四川带到山东郓城,对郓城整个制瓶的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郓城这个地方的玻璃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一个玻璃行业带动其它辐射很多产业,这种现象就是说郓城这个地方发展很好。”林俐说道。为让外地员工过个暖心年,企业特意组织他们齐聚一堂,共享团圆饭。大家虽来自五湖四海,但在这里亲如一家,厂区内欢声笑语不断。
工人们红火的日子背后,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瑞升玻璃自2010年建厂以来,从最初的1台窑炉、80多名工人,日产玻璃瓶10万余支,到如今拥有5台窑炉、19条生产线和76组机器,每天生产各式玻璃瓶100万余支,年深加工能力达5000万支,年利税突破1200万元,已成为江北地区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综合实力强的白料玻璃酒瓶生产企业。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郓城玻璃行业也曾陷入发展困境。产能低下、能耗过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难题,一度制约着行业的前行步伐。2017年,瑞升玻璃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新厂区,新增天然气节能环保窑炉。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实现浴火重生,郓城县委、县政府代表企业与燃气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将燃气价格从原来的4.2元/m³降到3.2-3.5元/m³。仅这一项,瑞升玻璃每年就节约生产成本600多万元,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
瑞升玻璃只是郓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与瑞升一墙之隔的祥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政府的支持同样深有感触,每年郓城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都会率队参加全国糖酒展会,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宣传站台,有效推动了企业订单的拓展。在打好降本增效、要素保障“组合拳”的基础上,强化数智赋能,鼓励企业运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加快改造升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企业家的创业热情。“2025年1月份向开发区这一块又递交了新增产业转型升级的用地方案,也上工信局报备了材料,工信局提交了技改方案之后,第一时间来到工厂实地勘察,经济开发区也根据企业的实际用地情况,也上公司来了之后,查看离企业较近的地方,有合理的土地给咱供给。”菏泽祥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政说道。
如今,郓城玻璃产品丰富多样,不仅涵盖传统的酒瓶、日用品,还拓展到精美的化妆品、工艺品等领域,畅销国内外。在成品仓库,琳琅满目的玻璃成品晶莹剔透,折射出郓城玻璃行业蓬勃发展的光芒。它们正等待着运往全国各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