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9日讯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树立健康、文明、理性的爱情观和婚嫁观......”在郓城县张鲁集镇西苑村文化长廊,镇妇联主席侯路呼吁村内义务红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作用,抵制高价彩礼媒礼,破除陈规陋习。志愿者们也通过发放乡风文明倡议书和面对面宣讲的方式,向群众传递文明新风。
近年来,郓城县大力弘扬节俭朴实之风、崇尚科学之风,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评选出的“四德先进人物”“美德信用模范”“文明家庭”等榜样带动群众,传播正能量,弘扬好家风;创意设计打造文明风尚彩绘墙、微景观,将建设和美乡村主题的内容,鲜活、新颖地展示给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文明新风的熏陶。
“农村人情世故多,不过,我们还是要减少铺张浪费。”“恶俗婚闹不文明,厚养薄葬尽孝道……”在张鲁集镇张鲁集村,小板凳围坐一圈,村民们认真听志愿者们讲解乡风文明的相关内容。在交流中,大家对文明的理解加深了,观念认同了,思想转变了。
张鲁集镇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作用,发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用好各类村民自治组织,着力推动移风易俗落实落地,促使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通过赶集听戏、村头巷尾宣讲的方式来送“理”,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文艺汇演、科普课堂,将多彩多样的文化活动送到家门口,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用小活动讲好大道理,于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我镇构建起理论宣讲‘一根针’,志愿服务‘千条线’,文艺演出‘唱大戏’的大宣讲格局。在潜移默化中,村里吵架的少了、攀比的少了,孝敬公婆的多了、邻里和睦相助的多了,村风民风得以改善,营造出了人人遵守村规民约,家家倡树文明新风的社会新气象。”郓城县张鲁集镇党委书记苏亚楠说道。